湖北成人高考网
位置:湖北成人高考网 >> 自考试题 >> 浏览试题

2006年1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11/2 16:51:00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   )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

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

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B    )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

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B  )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

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B  )

A.“四渠通漕”                      B.“通漕四渠”

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

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D  )

A.7亿棵                           B.8亿棵

C.9亿棵                           D.10亿棵

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B  )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

7.夏文化的特点是(    A  )

A.尚忠                             B.尚孝

C.尚义                             D.尚礼

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C   )

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

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

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B    )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C   )

A.“龙抬头”                        B.“桃花水”

C.“打春牛”                        D.“唱春官”

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B    )

A.鲁班                             B.老君李耳

C.灶君                             D.嫘祖

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D   )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

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

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B   )

A.神农                             B.陶弘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B   )

A.夏代                             B.周代

C.商代                             D.秦代

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C   )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

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D  )

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

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

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D   )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

C.西汉董仲舒                       D.宋代张载

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    )

A.陶弘景                           B.张鲁

C.张道陵                           D.葛洪

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C   )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

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

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A      )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

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

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B  )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

C.《天王送子图》                    D.《簪花仕女图》

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D     )

A.场合                             B.对象

C.时机                             D.分寸

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C  )

A.西周                             B.西汉

C.秦代                             D.唐代

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  )

A.佛教的传入                       B.伊斯兰教的传入

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

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C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B       )

A.人生观                           B.审美观

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

E.宋明理学

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BD    )

A.齐国的管仲                       B.魏国的李悝

C.郑国的子产                       D.秦国的商鞅

E.赵国的赵鞅

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BCD  )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

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      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ABDE )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B.布局上左右对称

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

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BCD   )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

E.敬惜字纸


[NextPag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32《中国救荒史》

33清谈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由廛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34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家义务兵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

35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中国救荒史》邓云特内容包括:历代灾荒史寅之分析、灾荒之实况、灾情总述、远古传说及殷商时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

答: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而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泾、渭等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7.什么是针灸学说?

答:针灸学说就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施治。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

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考试给人们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做官的是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人生的得意失意维与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以经学、史学、文学为主,使人们思维空间单一,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集权的政治需要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最高阶层,他们效忠皇帝,依附皇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在强制推行儒家思想下,士子们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发挥,行文格式在明清时期也被限制为八股文。这些都是极端专制政治的需要。

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答:1、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2、道家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一直诱导着后世艺术家对自然的密切关注。

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答:汉语汉字虽然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文字,但是并没有凌驾其他语言文字的特权。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发展和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实行双语教学;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

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社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

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答:封国制、宗法制、“家天下”、“亲亲尊尊”等。

解析: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则是“德”。“以德配天”、“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隆礼重法”、“为政以德,一准乎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 

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应可认为“法”是载体,“德”是内容。


答案: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