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 )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
A.[u, ε] B.[α, Λ]
C.
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
A.[d, 1] B.[b, k]
C.[p, n] D.[t, v]
5.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
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
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ə]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ə] ,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
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B.减少同音词
C.减少同义词 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
1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1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 )
A.虚词 B.重叠
C.轻重音 D.词形变化
1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种变化,比如“je (我) 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 (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 )
A.时 B.体
C.态 D.人称
1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 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
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 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
1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1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成功—失败 B.合法—非法
C.本地—外地 D.勤劳—懒惰
1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
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 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
1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词多义 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D.不同的层次构造
2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 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
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 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
2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
A.古埃及文字 B.古希腊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中国的甲骨文
2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 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
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 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2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 )
A.借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音译兼意译词
2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 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
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 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2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 )
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 )
A.《永乐大典》 B.《汉语成语小词典》
C.《小学生作文词典》 D.《北京地名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从发音机制上看,一个舌面元音的特征取决于( )
A.舌位的高低 B.舌位的前后
C.嘴唇的圆展 D.声带振动不振动
E.送气不送气
28.下列汉语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属于支配式的有( )
A.视力 B.司机
C.写作 D.食物
E.护膝
29.下列哪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示)属于“组合关系”( )
A.语素→语素组 B.语素/语素组→词
C.词→词组 D.词/词组→句子
E.句子→句组
3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 B.义项不包括词的临时意义
C.义项是从词的具体用例中概括出来的 D.分析词的意义和用法应以义项为基本单位
E.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并非总有关联
31.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B.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C.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E.以历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韵律特征:韵律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看,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
33.语系:是根据语言间有无历史同源关系(亲属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例如,汉语与藏语、壮语、苗语、瑶语有历史同源关系,都属于汉藏语系;英语与德语、法语有历史同源关系,都属于印欧语系。
34.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 dog(热狗)” 、“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中介语: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所学外语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后期发展越慢。中介语是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说汉语的人可以用“苹果”这个词指称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苹果,而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的苹果设立一个名称;另一方面,当人们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之类的话语时,又很容易确定话语中的“苹果”具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苹果。请根据语义的性质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
(1)语义具有概括性,除专有名词外,每个词语所标志的都是事物的类别。事物的个体千差万别,但只要属于同一个类别,就可以用同一个词语去指称它们。
(2)“苹果”的词义概括地反映了可以使苹果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在这一概括过程中舍弃了每一个具体苹果的个体差异,所以只要是苹果,而不是别的东西,都可以用同一个词去指称。
(3)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概括意义、标志事物类别的词语之所以能够同具体的个体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词语所指可以起到限定作用。当我们听到“把盘子里的平果给我”这句话时,“盘子里”和眼前的情景会将“苹果”的所指限定在某个或某些具体的苹果上。
37.结合实例说明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答: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1)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最基本的单位,它与一般图形符号一样,本身也是一种视觉图形。
(2)字符跟一定的语言单位(如音位、音节、语素或词语)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并且有一定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
(3)一般的图形符号只是采用特定的图形来表示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不直接与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它不能用来书写语言单位,因而不是文字符号。例如,常用的符号“+”和“-”,在数学中既可表示“加”和“减”,也可表示“正”和“负”。它们与语言单位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因此人们在演算和书写时,只是把它们用作一对数学符号,而不是文字符号。
38.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答: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社会的地域分化指一个统一的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地域上逐渐分化为若干个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的部分。
(2)在社会的地域分化和语言发展演变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统一的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地域分化而产生分化。
(3)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导致一种语言内部出现差异,形成不同的“地域变体”,即地域方言。例如汉语中的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都是社会在地域上不完全分化的产物。
(4)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社会在地域上分化出来的若干部分可能会完全独立,这样,所属方言的社会政治地位就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成为独立的语言,即“亲属语言”。例如,罗马帝国分裂以后,拉丁语的各个方言发展为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萄萄牙语等独立的语言。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ş/,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答:
(1)/t/的区别特征之一是“舌尖前”,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p,b,tş/区别开来。
(2)/t/的区别特征之二是“清”,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b,d/区别开来。
(3)/t/的区别特征之三是“闭塞”,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 ts,tş /区别开来。
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
A.妈妈 奶奶 姐姐 妹妹
B.音位 泉水 纳米 函数
C.汽艇 火车 地铁 飞机
答:
“奶奶”是叠音单纯词,而其他三个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泉水”是通用语汇,而其他三个都是专用语汇。
“地铁”是简缩词语,而其他三个都是一般的复合词。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试各举一例说明语法与语音、语汇、修辞、语境、逻辑等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答:语言现象是一个整体。语法和语音、语汇、语境、修辞、逻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语法与语音。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语法。比如说:“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
(2)语法和语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也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要联系一个名词。(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必须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
(3)语法和修辞。修辞也可能影响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话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
(4)语法和语境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其它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话的特定场所(公共汽车上)的成分省略现象。
(5)语法与逻辑。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一般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合语法,却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
42.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方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对于一个语言社团的具体成员来说,口语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例如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和书面语。
(2)口语和书面语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书面语不能记录或完全记录伴随口语的人的表情和体态等,例如在剧本中,常用括号加注说话者说话时的表情、体态等。另一方面,书面语有自己的功用和适用范围,有时只掌握书面语也能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例如有的学过英语的人,很少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但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献获得有用的信息。
(3)书面语和口语在基本语汇和语法结构上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书面语跟口语严重脱节,那么它最终还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例如“五四”时期发生了著名的白话文运动,汉语书面语由文言文转变为现代白话文。
答案:佚名
上一篇: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