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月新生儿,出生6天。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无发热,精神状态好,心、肺(-),脐(-),血清胆红素17μmol/L。正确的处理为
- 患儿女,足月儿。出生后1分钟评估患儿情况:躯干皮肤色红、四肢较紫、心率120 次/分、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呼吸45次/分。 该足月儿最终的 Apgar评分是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惊厥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 早产儿易出现体温降低的原因是
- 该患儿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后一个月。改剂量为每日
- 患儿男,18个月。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O”型腿。实验室检查示血钙、磷均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 该患者目前处于疾病的
- 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男,4个月。人工喂养,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眠。查体: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330万IU肌内注射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20-60秒,发作停止后精神如常。查血清离子钙为1.0mmol/L,血清总钙为1.8mmol/L。该患儿发生抽搐的原因是( )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时
- 护士在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 患儿,男,20个月。其母主诉夜间多哭闹、多汗、易惊、近日频发手足肌肉痉挛成弓状,昨夜间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两眼上翻,持续10秒左右。其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窒息时
- 如患儿夜间突然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停,首先考虑
- 真题2015-Z017 佝偻病患儿早期主要表现为
- 真题2013-X079 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 该患儿开始每天供给能量应为
- 真题2013-X080 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 真题2014-Z045 3-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 佝偻病患儿护理诊断营养不良的依据是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作时急救处理首选的是
- 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异常不包括以下哪项
- 体内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为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使用钙剂时,静脉注射时间应
- 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
- 小儿肥胖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
- 真题2010-Z069 患儿,1岁半,多汗、烦躁。查体:方颅、鸡胸、“0”型腿,化验血钙、磷均低。应考虑为
- 早期确定营养不良的重要检查是
- 真题2016-X064 患儿男,3岁。体重超过同龄儿童50%,所需热量应较理想体重至少减少
- 小儿肥胖症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是
- 患儿,女,2岁。体重10kg,身高80cm,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7cm,皮肤稍苍白。请判断该小儿的营养状况
- 3-6个月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 真题2011-X064 3个月小儿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枕秃。最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哪一期
- 3~6个月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最常见的骨骼改变是( )
- 患儿,男,5个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最可能发生的骨骼改变是
-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 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
- 患儿,男,6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睡眠不安、易激惹、多汗。近日户外活动增多,突然出现惊厥,约10秒,抽搐停止后,精神、食欲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 属于儿童轻度肥胖的为( )
- 以下哪项佝偻病表现是由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
- 婴儿期引起无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
- 属于儿童重度肥胖的为( )
-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见于
-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是
- 婴儿开始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是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发生窒息时应
- 营养不良患儿最初的表现是
- 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肋骨串珠及郝氏沟多见于
- 预防佝偻病的措施不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