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人高考网
位置:湖北成人高考网 >> 自考试题 >> 浏览试题

2005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11/3 11:08:00

浙江省2005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

1.教育活动中的互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B )。P427

A.迎接、确立一种关系、进行教学任务、评价教学活动、分离

B.迎接、确立一种关系、进行教学任务、确定关系、分离

C.迎接、确立一种关系、进行教学任务、总结评判、分离

D.迎接、确立一种关系、进行教学任务、分离

2.亚当斯的闭合回路理论有两个主要观点,即( B  )。

一是强调知觉痕迹,二是强调记忆痕迹。

A.强调图式痕迹,强调表象痕迹                      B.强调知觉痕迹,强调记忆痕迹

C.强调图式痕迹,强调记忆痕迹                      D.强调知觉痕迹,强调表象痕迹

3.布卢姆把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分为(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P394

A.内容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发展评价和结果评价

C.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评价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整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C )。

冯忠良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是经验的一体化现象。整合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同化就是把新的材料、经验或概念吸收入原本已有的知识里,使原有的知识丰富起来。
  顺应就是学习者接收新的资料,使他改变原有的想法,对事物有了新的概念。
  重组指组合原有的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A.同化、重组和异化                                        B.同化、加工和异化

C.同化、顺应和重组                                        D.同化、重组和加工

5.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就是( D.发展性原则  )。P23

A.变化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变化与发展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6.游戏的认知特性有(B   )。P145

A.内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假装                   B.自我导向、心理主动性、灵活性

C.内在动机、心理主动性、灵活性                   D.内部控制能力、心理主动性和自我导向

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三大定律是(  C )。

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A.巩固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B.准备律、巩固律和强化律

C.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D.强化律、练习律和巩固律

8.皮亚杰智慧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D  )。P124

A.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后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后运算阶段

C.记忆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9.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将教育活动情境分成( D  )。

 (一)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创设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是以幼儿认知活动内容为内容,通过设置有关自然方面的场景,让幼儿获得知识。

  (二)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创设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与各种能力,这是幼儿教育的个体价值。

A.认知型、行为型和发展型                             B.认知型、发展型和能力型

C.认知型、行为型、能力型和发展型               D.认知型、行为型和能力型

10.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关键属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 A  )。P243

A.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B.派生下位学习和相关下位学习

C.派生上位学习和相关上位学习                      D.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11.独生子女不良心理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P474

A.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家长过度溺爱,家长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B.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家长过度溺爱,家庭教育不一致

C.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家长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

D.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家庭教育不一致

12.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剩余能量与游戏关系的学者是( B.席勒 德国 )。

A.斯宾塞                                                         B.席勒

C.弗洛伊德                                                      D.桑代克

13.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步骤为( A  )。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2.确定活动主题;3.选择与分析教材;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课程的进度表;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7.教学策略;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A.目标的筛选确定、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B.目标的筛选、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多种解决方法、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C.目标的筛选、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确定多种解决方法、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D.目标的筛选、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确定多种解决方法、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14.良好的家庭互动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B )。

1.稳定性;2.凝聚性;3.适应性;4.支持性;5.滋润性

A.互动性、凝聚性、主体性、支持性和滋润性B.稳定性、凝聚性、适应性、支持性和滋润性

C.稳定性、互动性、适应性、支持性和主体性D.主体性、凝聚性、适应性、互动性和滋润性

15.提出假设阶段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该阶段的创造性体现为( D  )。

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A.明确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

B.阐述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C.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

D.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1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为( A  )。

 (1)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
  (3)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
  (4)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A.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B.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C.互动是人类的天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D.互动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

17.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操作学习可分为( B  )。P116

1.探究性操作学习;2.形成性操作学习;3.强化性操作学习;4.模仿性操作学习;5.创造性操作学习

A.发现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B.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C.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发现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D.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18.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是( C  )。

(一)随机性和无意性
  幼儿可以在许多活动中随机地、无意地进行社会性学习。
  (二)长期性和反复性
  不仅是幼儿的社会性学习,而且成有的社会性学习都是长期、终生的任务。另外,幼儿社会性学习具有可朔性和不稳定性,有时会出现反复。
  (三)实践性
  幼儿社会性学习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但在内化的初期,行为规范、是非标准对于幼儿来说,并没有形成信念或行为准则,只是外在的规定。幼儿社会性学习具有实践性特点。

A.随机性、无意性和实践性B.长期性、反复性和实践性

C.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实践性D.随机性、反复性和实践性

19.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即( A  )。

A.情绪维度和控制维度                                    B.认知维度和情绪维度

C.认知维度和意志维度                                    D.控制维度和意志维度

2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  )。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C.掌握学习和创造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NextPage]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

21.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的过程。P259

22.师幼互动: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社会交往,无时无刻不在行为和情感的交互相作用,即为互动。师幼互动是指教育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方义的师幼互动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P415

23.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24教育活动设计P341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策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

25.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P394

答: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其评价主体包括教育,家长,幼儿和同伴;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生活化。

3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

26.简述华莱士提出的创造性过程的“四阶段论”。

 

27.简述布鲁纳提出的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P83

答: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识的习得,新知识往往是与一个人已有知识相背的者是已有知识的替代,或者是已有知识的提炼,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2、旧知识的转换,这是一种处理旧知识以便使其适应新的学习任务,人们往往采用外推、内插或变换等方法把旧知识整合成另一种形式,从而超越所给予的知识。3、知识的评价,这主要是检查我们处理新旧知识的方式是否适合于任务。

答: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的过程

1.新知识的习得;2。旧知识的转换;3。知识的评价。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28.试述个性化教育的继续进步原理及相应的指导措施。

29.试述学习与发展的辩证关系。P59   

:1.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2.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之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和可能,而学习又使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五、案例题(10)

30.小张老师正在准备关于“鱼”的概念学习的教案,她打算用例证法进行“鱼”的概念教学。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给小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

教育活动设计举例(中班)

活动一:鱼(常识)

活动目的:1 通过认识鲫鱼的外形特征,形成“鱼”的概念。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并丰富词:鲫鱼、鳞、鳍、鳃。

活动准备:鱼缸、活鲫鱼、小鱼头饰、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的鲫鱼,启发提问:

1)、这是什么鱼?它在水里干什么?

(鲫鱼是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鱼,它的身体扁扁的,喜欢吃水草和小虫,住在河里、池塘里。瞧它在水里游得多高兴啊!)

2)、鲫鱼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头、身体、尾巴)

3)、鲫鱼有脚吗?它为什么能在水里游?

(鱼的身上没有脚,它有尾鳍、背鳍和胸鳍。尾鳍用来转弯、背鳍保持身体平衡,胸鳍用来划水)

让幼儿仔细观察鳍长在哪里?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

4)、鱼生活在哪里?会不会被水淹死?

师揭开鱼的头盖,让幼儿观察鱼鳃,观察鱼在水里用鳃怎么呼吸?

(小结:鱼鳃吸取水中的氧气,所以鱼在水里不会淹死。)

5)鱼身上一片一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身上一片片的是鱼鳞,用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就像衣服一样。)

6)教师结合活鱼,加深幼儿对鲫鱼的认识,巩固鱼的概念。

(鲫鱼是一种生活在河里、池塘里的淡水鱼,它的身体扁扁的,身上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喜欢吃水草和小虫。)

     2、让幼儿说说平常吃的鱼是怎样做的?(鱼汤,咸鱼)

小结:鱼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常吃可以健脑;鱼身上很多骨头,吃鱼时要小心。

延伸活动:游戏--散步

让幼儿戴小鱼头饰,模仿鱼游的动作,伴随音乐,跟着“鱼妈妈”在海里散步。


答案: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